环境热评|落实三个统筹,打赢蓝天保卫战

2020-04-14 16:21:46 85

环境热评|落实三个统筹,打赢蓝天保卫战

  2020年已进入第二季度,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要加大、步伐要跟上。受疫情影响,各地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遇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给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增加了难度。在打赢蓝天保卫战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考验着各地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能力与智慧。

  前不久,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提出,要集中力量打赢蓝天保卫战,注重做好三个统筹。一是统筹PM2.5和臭氧的协同防治,二是统筹秋冬季和春夏季,三是统筹重点区域和城市群地区。笔者认为,这是对以往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工作经验总结基础上形成的全程全时全域的措施,三个统筹也将成为今年决胜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制胜法宝和根本遵循。

  当前臭氧污染增长趋势明显。在一些城市,臭氧甚至超过PM2.5成为首要污染物。统筹PM2.5和臭氧的协同防治,成为打破困局的有效方法。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共同实施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建立固定源、移动源、面源精细化排放清单管理制度,联合制定区域重点污染物控制目标。又如较易发生臭氧污染的广东省,一年以来通过进一步优化产业、能源、交通结构,推进重点地区、重点行业VOCs累计减排10.67万吨。同时,通过大力压减燃煤,加强施工工地和运输扬尘管理,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

  可见,统筹PM2.5和臭氧的协同防治,最根本的是要从抓末端治理转向抓前端预防,追溯到其前体物减排,即从源头上减少VOCs和氮氧化物排放。方法是精准源解析,摸清排放源头,积极推进产业、能源、运输和用地结构的优化调整。针对形成PM2.5和臭氧的气象条件,制定严密防控预案、进行有效抑制。

  秋冬季和春夏季的污染防治重点因气温、日照、人类活动特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进入秋冬季,全国各地尤其是北方地区的生态环保工作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突出抓好秋冬季攻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等任务。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不止是当时的需要,如果不能有效抑制秋冬季大气污染,可能会抵消前期大气环境改善成果。因此,秋冬季也应作为捍卫春夏季工作成果的关键时段来抓。

  春夏季的气温和日照环境给臭氧生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夏季工地集中施工,一些地方的PM10浓度也呈抬头趋势。因此,2019年,河北省针对臭氧、PM10等季节性污染因子开展夏季攻坚会战。同时,突出“冬病夏治”,开展散煤整治和清洁替代攻坚专项行动,推进清洁取暖,加快燃煤锅炉淘汰、超低排放改造和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夏季气候适宜,部分行业的“散乱污”企业受利益驱使,存在反弹隐患,尤其是木材加工、砂石料场等行业。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执法局相关人员表示,“散乱污”企业体量虽小,但污染严重。因此,2019年河北省的夏季会战中,“散乱污”企业整治被列在了首位。

  大气运动的传输性特点,决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必须打破不同地区各自的“一亩三分地”。在重点区域,联防联控工作开展较早、程度较深。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中,设立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专章。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建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当年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成立。2014年1月,由长三角三省一市和国家八部委组成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就已正式启动。这些有效实践为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区域整体联动提供了良好经验。

  城市群地区应该借鉴重点区域联防联控机制,采取大城市间的联动减排、信息共享等措施,从一系列专项行动扩展到确立制度化的协同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大治污力度。

  比如,《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0年)》中,推进环境共治是一项重要任务,继续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努力实现“共享一片蓝天、共饮一江碧水”的目标。再比如,关中城市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和统一的防治措施,打破治污各自为战的局面,完善跨行政区域的联合防治协调机制。

  统筹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三个统筹”之间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抓好统筹思维,做好全程全时全域的污染防治,就能下好大气污染防治的“一盘棋”,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为人民增添更多幸福感。


友情链接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