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热评 | 花钱买教训不是好办法

2020-03-31 10:13:10 60

环境热评 | 花钱买教训不是好办法

  背靠凤凰山,出门就是海,拥有私人游泳池,院子里有海底温泉,每套售价高达数千万元,项目总投资达5亿美元,41栋别墅总价超过20亿人民币……自2014年开盘后,涵碧楼酒店及别墅群“海上庄园”就成为青岛高端酒店、别墅的代名词。但这样奢华独特的别墅,业主再也无法享用了。3月25日,41栋别墅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被夷为平地。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海岸线保护问题。斥巨资建成的别墅因违规问题被拆除,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这表明了当地海洋生态治理修复的决心和行动力。

   对涵碧楼别墅群进行拆除,目的是恢复海岸带的自然生态功能和生态岸线的公共属性,从青岛治理修复海岸线相关行动的发展进程来讲,不能说突然。但眼看着价值数千万元的海景豪宅,成了侵占海域资源的违规建筑被拆除,还是有人会问:这样做值得吗?笔者认为,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认清几个关系。

  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青岛涵碧楼在建设时追求的是“天人合一”,融入海洋,延伸入海的别墅群利用天然礁岩建造,但最终“成也礁岩,败也礁岩”。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难道真的无法“天人合一”吗?答案是否定的。真正的“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休戚与共。我们应该摒弃的是打着秉承浑然天成的旗号,实际上却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行为。仅在青岛一城,与涵碧楼项目类似的还有星光岛和维多利亚湾建筑群。越是环境优美的地方,人们越希望去占领、去开发,却时常忘记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应是有限度的,生态红线是不容许逾越的。在对自然环境违规开发之后,看起来是对优美自然环境的一种拥有,实际上却失去了最宝贵的自然风貌和生态功能。与其用艺术设计达到返璞归真、融入自然的效果,不如从一开始就对自然加以尊重,让自然生态环境拥有必需的空间。

  认清私人和公共、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售出的别墅是私人产权,而自然环境是公共资源。这次拆除别墅群,就是让海岸环境从少数人手中回到公众手中,恢复其公共属性,海岸生态环境得到了治理,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得到了维护。对涵碧楼别墅拆除的影响,不能简单只从经济账来考量,更要算算总体账。青岛海岸带恢复以及保护工作工程浩大,面临诸多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拆除地标性项目,对整体海岸带治理可以起到巨大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

  认清经济价值和自然生态价值、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在涵碧楼拆除问题上,有人在要地标还是要海岸之间产生了“选择困难症”。实际上,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两者不是对立的。从过去发展的老路来看,开发海岸带的经济效益高于在环境上付出的成本,而如今,保护好海岸线,利用好其生态价值、旅游价值,带来的收益已经远高于商业开发。近年来,不少地方把当地生态环境优良之地当做招商引资的重要砝码。生态保护让位给经济发展,为了经济利益不惜牺牲生态环境,这条老路如今已经行不通了。只有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树立起生态红线意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才能让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得长远。

  认清过程和结果的关系。与以往弄虚作假、违法围填违规操作、肆意破坏搞建设的典型案例有所不同,青岛涵碧楼项目最初的审批合法合规,但由于建设过程中实施了海岸线施工、回填,对礁岩造成一定程度破坏,如今又被依法拆除。这提醒我们,项目建设即使通过了审批,但在建设过程违背法律法规要求,也同样会受到处罚。在项目的前期、中期、后期,生态环境保护都应当被重视起来,否则将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遗憾。涵碧楼在很多人看来不仅是建筑,也是一件海上艺术品,如今别墅群被拆,的确让人叹息。要杜绝此类现象发生,一方面要把以前的遗留问题解决好,另一方面要用法律法规“看好羊圈”,对项目全过程实施严格管控,在项目之初就用绿色发展的要求指导行动,不让遗憾重演。

  目前,《“十四五”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将努力推动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加快建设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人和的美丽海洋。可以预见,严格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如今,涵碧楼已成为一个警示的样本:不要事后再问当初这样做值不值,而要在触碰生态环境红线之前先问一问能不能。


友情链接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